騰訊副總裁:今年云業務業績增長預期樂觀
1月18日,騰訊集團副總裁、政企業務總裁李強在接受澎湃新聞等媒體采訪時表示,公司在削減不健康收入的同時,仍然保持大盤收入的較快增長。
云業務正成為拉動騰訊營收增長的重要曲線。此前騰訊CEO馬化騰也在內部多次點名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馬化騰曾表示,騰訊要進一步聚焦盈利和降本增效,支持騰訊云轉型,從過去項目總包模式,轉為基于騰訊自研產品為主導、健康可持續的業務模式。
李強披露,過去三年間,騰訊云合作伙伴數量已經突破11000家,年收入過百萬合作伙伴數量增長200%,合作伙伴覆蓋企業客戶數量增長80%。被集成收入增長200%,強勢自研產品如騰訊會議的代理收入,增長700%。
在生態合作層面,騰訊云將持續提升產品標準化能力、持續推動產品被集成。截至目前,騰訊云已經在30個行業推出400多種解決方案。
談整體戰略:對業績增長更樂觀,方向正確不怕山高水長
“從內部來看,這幾年選擇健康可持續發展路線是正確的決定。事實上,今天從整個市場來看,大多數的廠商也在選擇騰訊正在走的路。”李強表示。
財報顯示,騰訊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即云相關業務)在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長16%至520億元,占整體營收比例超過34%。其中企業服務收入較上個季度實現更快的同比增長,騰訊稱,得益于騰訊在前期進行的云服務業務結構優化,以及視頻號帶貨技術服務費增加。
李強告訴記者,通過近三年健康可持續戰略的調整,騰訊云業績的增長在提速。例如,2023年,公司業績穩健增長,超過了市場大盤。其中,數據庫、騰訊會議等拳頭產品的全年營收增幅達三位數。
業績方面,李強稱2024年的業績增長率“比過去更樂觀”,“因為我們的包袱越來越少。當你很臃腫的時候,很難聚焦精力做好事情。過去兩三年,我們砍掉了很多包袱、輕裝上陣,更聚焦自己的優勢產品,未來會越來越樂觀。”
他進一步表示,雖然有業績增長的期望和要求,但更看重收入的質量,“收入的質量高,有足夠的回饋和積累投入到產品的研發,就能進入正向循環。只要方向正確,就不怕山高水長。”
談大模型:高手才能笑到最后
騰訊在大模型領域的布局也是外界關注的焦點。
“騰訊對于大模型的變現沒有那么著急。”李強告訴記者,大模型賽道現在還處于你追我趕的階段,過早關注大模型變現,反而會失去關注焦點,公司希望把更多把精力投入在騰訊大模型的能力迭代上,快速追趕國際水平。
從宏觀來看,年初爆紅的AI浪潮似乎正在轉向理性,企業不再紛紛下場自建大模型,而是選擇和大模型廠商合作。在李強看來,這是算力供應緊張情況下的明確趨勢。在算力日漸稀缺的背景下,大模型正在帶來新一波承接算力的需求。“真正留在AI賽道上的廠商不會太多,長跑到了后期,只有真正的高手才能立在臺上”,李強透露,在戰略層面,騰訊始終堅定地投入自研大模型,積極為國內領先的大模型公司提供算力資源的支持,同時致力于提升數據接入大模型的效率。
對于大模型商業化的問題,李強認為,騰訊不急于關注大模型的商業化,而是更關注做好自己的大模型產品。同時,選擇很多行業大模型作為切入點,為未來的商業化做鋪墊。目前能給B端客戶產生價值的,更多的還是行業大模型。因此,公司希望和更多客戶聯合研發能夠在特定應用場景發揮價值的大模型。
談及2024年的規劃,李強稱,會繼續和客戶、伙伴一起,持續布局金融、文旅等需要跟消費者進行密集交互的行業,打造服務具體場景的行業大模型。另外,公司也在嘗試在一些專業的領域,通過大模型快速優化供應鏈、提升產品研發效率等。
談云安全:無法完全避免,需要做好故障應對
去年多個知名企業出現服務器宕機事件,大廠提供的云服務再受考驗。
“任何軟件都有可能出現故障,這只是概率高低的問題,無法100%做到沒有任何故障。”李強坦言,“最重要的是做好故障的準備工作,是否能在故障發生時快速恢復正常,或通過相關備份等方式,支持客戶業務的連續性和不中斷,以及數據的恢復等,這些是更需要關注的問題。”
他還提到,從基礎設施運行的穩定性來講,公有云穩定性很高,出現故障的概率遠遠低于企業自建數據中心,只是企業自家“宕機”沒有人知道,公有云“宕機”會讓更多人感知。
李強告訴記者,很多大型企業內部都有大規模自建機房,但相關成本遠超過使用云計算帶來的成本,云廠商的運維也更為安全和專業?;诮当驹鲂У目紤],不少企業選擇主動“上云”,從而推動云計算市場的增長。這也是即便傳統經濟增長承壓,數字經濟增速依然快于大盤的重要原因。
李強進一步表示,“上云”能夠解決當下大多數企業的痛點。比如,它能夠大幅度降低每年的IT投入。云廠商提供的企業微信、CEM工具等數字化營銷的方式也能夠幫助企業了解更多的消費者,從而獲取客源。
不過,此前也有觀點稱,企業可以通過私有云的形式實現“上云”,對此,李強表示,企業自建私有云的CPU(中央處理器)利用率通常低于5%,非常浪費。相較而言,采用公有云是更經濟、更安全、更可靠的方式,當然很多大型企業一開始都不希望將算力全部搬到公有云上,這背后還需要一定的發展過程。